管理孩子情緒的 DOS / DON'TS
- HeSheKids
- 2020年9月22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情緒人人都有,除咗大人其實小孩都好有情緒。孩子嘅情緒由初生時期就已開始發展,父母可以隨佢哋嘅年齡提供不同嘅引導。先讓嬰幼兒學習辨識情緒,到兩歲以上逐漸學習表達感受,約四歲開始學習控制情緒。正如一開始所講,情緒人人都有,當小孩出現情緒失控時,父母應該怎樣幫助孩子學習控制情緒?
針對孩子情緒的 dos及don'ts,專家們提供了幾點建議:
Dos
耐心傾聽
傾聽係了解嘅開始,而了解係溝通基礎。當孩子尋求幫助時,父母應放下手邊嘅事,全心全意聽孩子嘅說話。
六秒暫停鍵
父母都係凡人,亦難免會因為孩子不聽話,忍唔住動怒責罵,衝口而出講出具永久傷害性嘅說話,例如:「你咁蠢,人哋個個都叻過你」、「我好憎你咁....」等。「六秒鐘EQ組織」總監喬許.費里曼(Joshua Freedman)認為,父母一旦察覺自己情緒即將失控時,應心數六秒,按下心中嘅「暫停鍵」。「六秒暫停」能讓父母重拾情緒管理嘅能力。
對事不對人
孩子們往往會錯,如:打瀉飯碗,亂掉玩具,做錯答案,不識寫字等。慢慢種種嘅錯誤會被父母無限放大,呢個時候失去任何理性分析及理性對待,只有憤怒及責備。孩子犯錯後,最好嘅做法就係同孩子一齊做補救工作,碗打瀉咗,就清理;字唔識寫,就查找正確嘅寫法。父母首先要將目光放於事件本身,千萬唔好講:「你又唔倒瀉嘢?」等。
「無錯…可是」(Yes…but)語法
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意見受到尊重,當大人斷然否定孩子想法時,孩子當然感到憤怒。「EQ Japan」社長高山直分析,父母可使用「沒錯...可是」語法,先尊重孩子想法、拉近距離,再表達不同觀點。
Don'ts
冗長說教
面對孩子鬧情緒嘅狀況,父母應選擇最簡單嘅方式,唔應該以打罵或用一連串道理說教,過於冗長嘅陳述常流於說教,令孩子失去注意焦點。可以嘗試運用獎勵計劃有系統地鼓勵孩子學習好行為,鼓勵孩子定下短期目標,並一同實現。
負面語彙
有啲父母常唔小心將焦點放喺糾正孩子嘅缺點上,常常使用負面語彙,孩子就愈容易啟動防衛機制,例如:一見到父母就緊張、抗拒,甚至產生敵意。過多負面語彙扼殺孩子嘅自尊心及安全感,因此父母應該做好情緒管理,以免孩子有樣學樣。
冷淡的語氣
和孩子對話過程中,如果父母老是一副愛理不理態度、口氣冷淡,都會使孩子感到失望、不受重視。
對錯輸贏之爭
面對親子衝突時,好多父母總係先想到「誰對誰錯」、「誰輸誰贏」嘅問題,最後演變成意氣之爭,導致親子相互拒絕、彼此傷害。父母應放下權威,給予子女發言嘅權利,由對方出發點去諗,並尊重彼此需求嘅前提下,共同揾出解決辦法。
Comments